阅读:0
听报道
如何填补“信任赤字”,如何缓释权责集中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一书在2012年出版后风靡一时。作者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将不同国家的成败归于制度,差别就在广纳性制度和榨取式制度。
钱颖一教授在伦敦演讲的第二天,回到牛津,在我选修的《公共政策新经济学》课堂上,曾在麦肯锡工作近20年的Eric Beinhocker教授列出该书的核心观点,问同学们怎么看。
“它似乎只解释了国家为什么失败,没有解释国家何以成功。”于哈佛大学完成政府与经济双学位、曾为其家乡罗德岛州州长工作的一位美国同学令人意外地说道。发达国家的广纳性制度,仿佛是“凭空冒出来的”。
金融危机十年后,美国的转向对他国带来冲击,市场化改革面临新挑战。幸或不幸,自给自足、自主创新,成了不少国家转向的方向。
以放开、开放的普适原则为大方向,改革的执行考虑本地条件。钱颖一的这“第三种视角”,对于当下是否有现实意义?
1
如何到达“丹麦”,是发展学界一个有趣的辩题。1989年提出“历史的终结”一说的学者福山,在他于2011年出版的 《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借这个公民为全球范围内最快乐的北欧国度设问,“我们如何到达丹麦,我们对此毫无头绪,就连丹麦人自己也不知道。”
人常常陷入历史失忆症,不自觉地将制度作为给定的,忘了西方国家的制度也是早年试错、演化而来。而今,分叉的道路恰是现实,北欧国家便走上了一条与英美有所不同、对不平等问题应对更为有效的道路。
将适用于西方国家的制度空降到能力仍有差距的发展中国家,认为假以时日就能起效,这样的做法“天真得有点疯狂” 。自嘲在麦肯锡很擅长传布资本主义实践的Beinhocker教授如此坦言。
每个国家在他看来,都是一个进化系统,有其历史和路径依赖,重要的是作“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另一个丹麦。
2
每个社会都需持续革新。过去40年间,中国的四个高速增长期都出现在改革、开放试验之后。金刻羽在评议钱颖一演讲时指出,每当一轮改革带来的红利耗尽,都是下一轮改革再次助推增长,先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业改革;紧接着是80年代初开启的一轮特区、开发区试验;然后是90年代的国企改革;之后便是新千年的“入世”。
今天,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均因国内外因素承压,宏观政策可提供短期支撑。但在不确定性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情况下,改革在各国均无可回避。
然而,社会极化、利益固化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改革和必要的妥协举步维艰。
犹太人极为重视教育。但在以色列,教育体系的两极分化却也很严重。我选修的另一门课《教育政策》由Yuli Tamir女士教授,她曾担任以色列的教育部长。
在教育领域推改革,她有切身体会,凡是谈公立私立这类牵涉意识形态的大问题,基本寸步难行,每种做法都会有人找出所有可能的反对意见。不过,着眼于具体要做的事项,人们倒有更大接受度。
于是,在被以色列总理任命为教育部长后、她的办公室门庭若市的那段日子里,她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凡是有人跑来说,“我能改革教育体系”,她基本听听就算;但每当有上门者提出可操作的具体建议,她都会一一记下,还请部分谏言者负责推进。
无论是Tamir教授将问题化小,还是钱颖一教授考虑本地条件、细致分析的办法,都有助于避免决策极端化;却也面临沟通、聚力困境。
身处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我们的本能都是想要一个答案、一个简单明了的政策良方,或是有简单易懂的操作手册可以诉诸。
不走极端固然适于象牙塔内,却很难让人们聚集到政治家身后。在大范围的沟通中,它们总是很容易失去声量,或是失真。在当今稀缺为主题、愤怒为底色的世界中,它们很难成为政治家优先支持、推动的议程。
错配如何解决?
3
201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是迄今惟一一位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通过对森林、渔场、地下水等共有资源的大量经验研究,她发现成功的公共品治理体系多是自下而上的,本质为利害相关者自治。她也因对公共品治理问题的研究获得诺奖。
针对搭便车、公地悲剧等常见的集体行动难题(CAP),她给出了一套设计原则,共8条,其中四条为,公共资源的使用者或会受政策规定影响的人,有权参与规则的制定、修改;他们的这项权利受政府或其它外部机构的尊重和维护;在本地社群内部,有一套当地人互相监督的机制;制定适当的惩罚机制。
简言之,就是将决策下放、缩小决策范围、保证权责匹配。本地人协商解决本地事。
2006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国银行家尤努斯,也是因他“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获奖。面对小额贷款这一世界性难题,他在孟加拉国创立的孟加拉乡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扎根当地的办法。
除了信贷员用当地人这一浙江泰隆银行也在采用的实践,孟加拉乡村银行还对其发放的更适应个体户需要的无抵押贷款,采用“团结组”的办法来确保还款,即这些当地人组成非正式小组、一起申请贷款,小组成员互相担任组内其他人的还款担保人。
在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视角下,很少有人会无私地担保、甚至帮助他人还款。但受邀来牛津做演讲的行为经济学家Sanjit Dhami通过他收集的数据向我们展示,这种当地人自治、互相支持对方改善自己经济状况的努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社区内、小范围才有的熟人效应,是他提供的一个解释。
改革、决策的本地化,有助于减小搭便车、受益与付出不匹配的空间。反观范围太大、链条太长的社会性决策,往往面临被“大人物”绑架的困局。这或许并不是因为每个“大人物”都想为自己谋,也是囿于大目标、极端立场更容易被人记住。动员一个更大、更多元的群体,不得不诉诸如此做法。事后回头看,决策结果往往对大人物有益,普通人未必能切身受益。
2017年,美国联邦政府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包括洛杉矶、纽约在内的美国数百个州、市政府发表联合声明,称将继续落实《巴黎气候协定》的要求。这意味着,受益于化石能源业州市的利益,不会借联邦政府的政策取向,强加于其他更看重减排的州市,可谓摆脱“大人物”绑架决策的一个范例。
4
今年1月,面对没完没了的“黄马甲”暴动,一心推改革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决定举行一场为期三个月的 “大讨论”。他花了92个小时聆听愤怒的法国人的诉求。
讨论于4月结束,正如法国经济学家梯若尔所言,马克龙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法国公众的观点充满矛盾,比如黄马甲支持者们既想降低税收,又想增加公共服务。马克龙不得不用小幅减税平息众怒。但是如何填补因此进一步加重的债务负担,没人给出答案。
改革很多时候不就是陷在“鸡与蛋的困境”里?一位曾经在澳大利亚国库部担任部长顾问的同学坦言,关键就在人们对政府存在“信任赤字”,政府希望收税做事,民众不相信政府能将税收用好、或自己能从中受益。
耐人寻味的是,出于更好服务民众等多方考量,政府将权力上收、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更大角色等做法,却也弱化了民众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英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演变就折射了这一点。
结果是,民众对于新形势、新问题,往往认为问题不在自己,对于变动被动、抵触。面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以及难以达成共识的民意,多数政府只能先着眼短期,做“最小公约数治理”。
重建信任,或许得从小处着手。1994年,导致近百万人死亡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过后,新掌权的政府面临如何扶平民众创伤的艰巨挑战。政府研究认定,为下一代提供小学教育,是重新获取民众信任最可行的办法。
但政府却连让全国所有孩子上小学的资源也没有,于是,退而保证小学入学名额的分配公平、零腐败。看到至少有一些服务,卢旺达人逐渐开始交税。“这就是他们如何重新开始的。”牛津政府学院的院长Ngaire Woods对我说。
25年后,卢旺达已成为非洲国家近20年来发展的典范,近年的增长率均在7%-8%之间。
身处英国,我也有一个感受,尽管英国退欧这样的大问题三年下来双方仍然各执一词,但是在更日常事务的运作与协调上,社会依然秩序井然。
将决策下放,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个人也可以从改善小环境开始,助推体系革新。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改变永远无法发生。
5
中国40年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早年“摸石头过河”的探索,即钱颖一所说的“放开”。
对“一放就乱”的倾向,奥斯特罗姆给出的一条设计原则或可提供指引,处罚机制应设计为力度逐步加强,对初犯的惩罚相对轻、对惯犯的惩罚必须重。这也意味着,政府需要选择“正确的战斗”,将资源聚焦于市场不擅长的执法惩戒、纠正负外部性领域,保证惩罚是合适、且到位的。
“政府既要是有限,又要是有效的。”钱颖一的这个总结与201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梯若尔“政府规制应该是轻(light touch)而强(strong)的”的表述异曲同工。从这一视角看,几十年前订立的资本市场极低惩戒标准理当更新。
但无疑,这对个人也是个挑战。
在政府学院每位研究生都需完成的《政策挑战》角色扮演课上,考核打分的模式被设计为,组成一队的几位同学都给统一的分数。听闻这一打分方式,数位同学表达了不安,自己被队友搭便车了怎么办?
从去年这门课的经验看,“认为自己被搭便车了的同学数,远比真的被搭便车的同学多。”负责这门课的Kathik Ramanna教授笑着回应同学们。课下谈起,他还对我说,“大家都从现实世界中来到牛津,明白多数政策需要团队协作。”现实中,外界对协作结果的重视,也远比对个人在其中的贡献更高。
我们总是偏爱确定性,或一劳永逸;对与人协作的复杂性、试错的代价与不确定怀有本能的不安。然而,无论人生,还是改革,都更像一个旅程,而非落实一份愿望清单。
“财新·牛津访问学者奖学金”项目由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